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国家数字化农业战略等多种因素的推动下,农业领域出现一片蓝海,阿里、京东、百度、腾讯等巨头纷纷布局智慧农业。
智慧农业就是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传统农业中去,运用传感器和软件通过移动平台或者电脑等工具对动植物、土壤、环境等因素进行从宏观到微观的实时检测,提高对农业动植物生命体本质的认知能力以及农业复杂系统的调控能力和农业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以达到合理使用农业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的目的。
智慧农业上游主要原材料为有色金属、单晶硅及电子陶瓷等,上游零部件及系统包括集成电路、卫星导航系统及传感器等。智慧农业中游主要包括数据平台、无人机植保、农机自动机械、智能化养殖等;智慧农业下游主要为农产品生产。
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努力为农业生产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高农业规模化水平,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业劳动者行业素质;加大政府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力度;支持和保护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组建;利用优惠政策来引导城市资金流向农业物联网;进一步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积极发展物流产业,促进农产品顺畅流通。物联网应用前期投入成本高和产业发育不成熟,依靠民间市场自发投入难以驱动产业发展,必须依靠政府先行引导示范,培育用户需求,同时要强化构建产业发展规划、相关标准、法规等政策环境。
从产业发展大的方向和产业链发展思路出发,总体设计农业物联网研发的顶层构架,系统研究农业物联网应用急需解决的共性关键技术,鼓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IT企业等科研力量联合攻关,提高农业物联网科研成果的应用转化水平,真正把农业物联网产业做大做强。同时要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建立农业物联网技术人才的培养机制、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培养农业物联网人才队伍。一方面,培养具有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农业物联网技术人才;另一方面,注重对现有农业物联网技术人员及农民的后续教育和岗前培训。
自主研发符合农业生产应用的高可靠、低成本、适应恶劣环境的农业物联网专用传感器,并依托现有的工业传感器等成熟技术,选择性能相对稳定、功耗低的传感器,通过补贴和统一批量采购等形式,实现定制专用外壳来达到防水、防晒、耐酸碱、耐高温的目的,以及引入光伏发电单元来实现太阳能自给电源等功能,迅速形成规模效益,达到降低传感器价格的目的。同时,在传感器设计中注意引入传输技术,使农业物联网传感器组网更为简单快捷,还可以有效降低组网成本。
由于中国农业物联网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技术不成熟,使用成本高,加上农业生产分散、组织化程度不高、农业附加值较低等因素,大规模推广难度较大,制约了商业模式的形成。尽管目前一些有实力的企业运用物联网技术从事有机农产品配送服务,但要持久发展还任重道远。
物联网传感技术是可能被任何人感知的,在给使用者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存在着被恶意操控的风险。农业是基础产业,在设计农业物联网应用时尤其要重点考虑国家安全,要强调核心技术和产品的自主研发,强化在感知、传输、应用等环节的信息安全管理。
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人类日渐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转而由机器乃至机器人承担,农业亦是如此。在保障粮食安全、抢占全球农业制高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农业机器人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日,工信部等17部门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机器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随着人口总量下滑、老龄化加速以及各类要素成本不断上涨,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制造将成为国内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展望2023年,以《方案》出台为契机,机器人产业将与更多行业深度融合,在消费及投资复苏背景下,国内机器人产业整体将迎来新一轮高速增长。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5G、新能源、新材料等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机器人产业正在迎来升级换代、跨越发展的窗口期。
根据中研研究院《2023-2028年智慧农业行业竞争格局及“十四五”企业投资战略研究报告》分析得知,智慧农业是农业的根本出路,国家在智慧农业和智慧农业产业化上给予了诸多的政策及扶持。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农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正在被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科技进行重构和升级,互联网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设施,农业也正在焕发出崭新的力量。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国家数字化农业战略等多种因素的推动下,农业领域出现一片蓝海,阿里、京东、百度、腾讯等巨头纷纷布局智慧农业。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安博体育化等方针。在农业现代化历程中,高新科技的运用正在不断深入和加快,农业生产中的智能需求不断增强,数据显示,我国每年需要的农业传感器数量大约为3000万个,其中采购进口数量约1800万个。农业智能技术、设备的创新与研发需求巨大。
我国农业呈现人口多、耕地面积较多、作物种类多,但劳动力少、人均耕地少的特点,打通农业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接口,有望实现更好的自主、高效、精准和低成本的中国特色农业应用和发展。
未来随着政府和行业资源的整合加速,供需对接的方式将越来越多样,比如有针对性地进行细分行业的产业对接,建设“机器人+”应用体验和试验验证中心,开展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优势互补的供需对接活动。在成熟应用领域遴选一批应用成效突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标杆企业和典型场景,加快推进应用的深度与广度,促进供给侧实现高质量创新。
2023-2028年智慧农业行业竞争格局及“十四五”企业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十四五”规划时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期,具有继往开来的里程碑意义。从外部环境看,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在这个变局中,世界经济中...
跨境电商将迎新发展机遇近些年,国内跨境电商发展迅猛,而随着国内流量红利的减少,行业从流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围绕...
19家上市酒企2022年总存货达1323.6亿经统计,2022年19家A股白酒上市公司总存货1323.6亿元,如果算上非上市公司的存货5...
眼下,珠宝首饰消费群体开始趋于年轻化,行业发展迎来新机遇。新生消费群体规模庞大。“85及90后”约3.26亿人,占比23...
地摊经济行业市场多大?夏天来了,城区哪里可以摆摊经营?门外临时促销活动如何申请?5月15日,经报白银区政府同意,白银...
手机的普及程度已经超乎很多人的想象,基本人手一台,大部分城镇的生活也离不开手机,比如手机扫码支付。随着互联网的...
在中国互联网市场进入存量时代的现在,流量触顶天花板后,品牌烧钱换来的获客成本逐年递增,男性消费重新被视为一个充...
4高标准农田建设正在向纵深推进 2023智慧农业行业发展现状与投资前景预测